网络女侠胡丽娘的“三国小人物”系列文章,都是在“凯迪”的平台上首发的,此前我已陆续读过一些。近年“三国热”风靡各种媒体,各色人等对三国史也都有自己的解读。名门正派史家坐而论道,江湖众门高手各传心法,从正解正论到歪批恶搞,芸芸众生看得热闹。
胡女侠在“凯迪网络”自创一派,嬉笑怒骂皆成
儒者(或学者)的著作是有门户和师承的,读之如万山朝宗,阵法森严;侠者的文字是自创而率性的,览之若江河奔泻,酣畅淋漓。通观作者这五十多篇文字,人物历历,俨然成阵;一剑穿心,快意恩仇。不禁抚卷而叹:其人在儒侠之间也,速速浮一大白!
常言道:“老不看《三国》,少不看《水浒》”,又曰:“看《三国》掉眼泪――替古人担忧”,指的都是《三国演义》,而非当今学者所宣讲的《三国志》。作者评点《三国演义》人物,骨子里却有一种“水浒精神”,以小人物的事迹颠覆大人物的神话,即便是戏谑恶搞的话语,字里行间却浮现出一张张含泪微笑的脸。
受英雄史观的影响,史家历来关注大人物,忽视小人物;但如果历史缺了小人物,大人物的戏也唱不成。应该说,历史是各种人物共同创造的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,特别是互联网引发的文化嬗变,使小人物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多,形成公众舆论后,大人物就不便一意孤行了。舆论是“众言堂”而非“一言堂”,从这个意义上讲,只要众人坚持讲真话,小人物也会影响并改变历史。
“三国小人物”结集出版,作者命我为序。我是学近代史的,对三国人物有兴味而乏研究,于文学批评更属外行,不免临卷彷徨。但文学其实也是一种历史,“以史为鉴,可知兴亡”,于是“措几句盲词瞎话,交还她铁板歌喉”。
名为作序,其实我只是写了自己的读后感。至于她的曲子唱得好不好,想来列位看官自有公论。
(《三国小人物》,胡丽娘著,海天出版社即将出版)